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儿童保健
【科普】预防早产 呵护新生
信息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22 浏览次数:5
亲爱的朋友们,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早产。
什么是“早产”?
早产,就是怀孕满28周但还不到37周就分娩啦。早产对宝宝的影响可不小,不仅关乎宝宝能不能顺利存活,就算存活下来,也可能出现各种神经系统损伤,还有一些慢性健康问题呢。
“早产”的类别有哪些?
早产可以这样分类哦!从病因角度,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;要是按照分娩孕周来看,又分为早期早产,也就是怀孕达到28周但小于34周分娩;还有晚期早产,指的是怀孕达到34周但小于37周分娩。
引起“早产”的原因?
那早产是怎么引起的呢?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,像生殖道感染、尿路感染、肺炎这些都可能引发早产。子宫颈口扩张,比如宫颈口过早扩张、宫颈短或者宫颈机能不全,也会增加早产风险。多胎妊娠的准妈妈们,发生早产的可能性也比较高。另外,不良生活习惯、孕期出现的并发症和合并症,还有遗传因素等,都可能导致早产。
“早产”该如何治疗?
要是遇到早产情况,该怎么治疗呢?在保证妈妈和宝宝都安全的前提下,如果胎膜完整,一般会尽量等到怀孕34周。要是没到足月胎膜就早破了,那就得根据怀孕周数、妈妈和宝宝的具体状况,结合当地新生儿救治水平,还有孕妇和家属的想法,进行全面评估。要是觉得终止妊娠对妈妈和宝宝更好,那就考虑终止妊娠。治疗的时候,要遵循一些原则,比如抑制宫缩,帮助宝宝胎肺成熟,保护宝宝的脑神经,必要的时候用抗生素预防感染。同时,准妈妈要适当休息,合理饮食,家人也要给予心理支持,还要加强对妈妈和宝宝的监测,要是有需要,及时进行宫内转运。
“早产”的预防措施?
怎么预防早产呢?这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哦。可以在准备怀孕前,多了解相关知识,做好孕前宣教。怀孕后,要加强产前检查,医生会充分评估早产风险,然后给出建议并处理。要是有早产迹象,必要时就得入院保胎治疗啦。
总之,早产对新生儿影响很大,希望准妈妈们都能了解早产相关知识,提前做好预防,尽量避免早产发生。